<strong id="g6soc"></strong>
  1. <th id="g6soc"></th>
    1. <dd id="g6soc"></dd>
      當前位置:首頁 > 教案教學設計 > 語文教案 >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12寓言二則

      日期:2021-12-28

      這是12寓言二則,是優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2寓言二則

      12寓言二則第 1 篇

      一、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及不理解的問題。討論“南轅北轍”、“盤纏”

        3、練習朗讀課文,講故事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5、根據評議,再練習朗讀

        6、練習講述故事。注意把任務語言講明白。

        四、創設情景 練習口語交際

        1、出示圖:棉隊哪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

        2、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什么?

        3、回到課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攻打趙國?為什么?

        總結:南轅北轍的故事現實中可能沒有,但是實際上,有多少人在做著這樣的蠢事??!,做任何事,,要是選擇錯了方向,無論怎樣努力,也是達不到目標。

        五、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纏”右半部不要寫成“厘”

        3、抄寫詞語

        寓言 窟窿 勸告 軟硬 狼群 法則 后悔 盤纏 叼走 街坊

      12寓言二則第 2 篇

      一、教學要求

      寓言二則教案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認識“只要……就”,“如果……就……”這兩種句式。

        4.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并背誦其中的一則。

        二、教學重點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亡羊補牢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揭示課題

        1、 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1.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3.“寓言二則”的“則”是什么意思?(相當于“篇”)

        4.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我們先學習寓言??蠢蠋煂懻n題:亡羊補牢 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 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 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 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思考: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同桌互議。

        4 集體交流:

       ?。ㄒ唬┭蛉ζ屏藗€窟窿。

       ?。?)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系,試背。

       ?。ǘ?街坊勸告,他不聽。

       ?。?)“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 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5 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 指名讀第4節,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齊讀第4節。

       ?。?) 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7、 討論交流:

       ?。?)養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 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 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 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 如果…就……)

       ?。?)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理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背誦第5節。

        五、體會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

        4、 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學習生字 總結全文。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 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

        4、認讀生字

       ?。?)難字指導記憶書寫

        街:把中間的“圭”去掉,就是“行”。人們經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鋪的

        窟窿:這是個凍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寫時注意第11筆是橫,不是點

        作業設計:

        1.比一比 再組詞

        悔( ) 叼 屈 隆

        梅( ) 叨 窟 窿

        2背誦這則寓言。

        3 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12寓言二則第 3 篇

        教學目標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積累詞語9個。理解成語“自相矛盾、掩耳盜鈴”的意思。

      《寓言二則》教案

        2、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文章的內容。

        3、明白做事要求實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詞,更不應自欺欺人。

        教學重、難點重點:能讀懂課文內容,識記本課的生字,理解課文中相關詞語的意思。

        難點:能理解寓言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教學媒體生字卡片

        課前學生準備充分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備注

        一、學習《自相矛盾》

        1、媒體演示,出示矛和盾的圖片。

       ?。?)師簡介:小朋友,你們見過這兩樣東西嗎?這是兩個古代戰場上兵器的名字。(出示生字:矛、盾)

        學生字矛、盾(指名讀,齊讀。)

        2、初讀課文,感知內容,把課文讀正確。

        就這兩樣普通的古代兵器,課文要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輕聲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學習課文

       ?。?)媒體演示:課文內容。

       ?。?)那個人是怎樣吹噓自己的貨物的呢?

        出示句子:他舉起矛,向人夸口說:“我的矛銳利得很,不論什么盾都戳得穿!”接著又舉起盾,向人夸口說:“我的盾堅固得很,不論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學生自由讀。

       ?。?)理解“夸口”

        這個賣矛和盾的人在叫賣自己的矛和盾時,課文中都用了一個詞——夸口(板書:夸口)什么叫夸口?

       ?。?)誰能學著這樣的口氣,來介紹他手中舉著的矛和盾。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理解“啞口無言”

        師生合作讀最后兩句:面對大伙的質問,他怎么樣?(板書:啞口無言)

        什么是啞口無言?他為什么會啞口無言?

        4、老師總結

        這個賣矛和盾的人不顧實際情況地隨便夸口,說大話,讓自己的'話自行矛盾(板書:自相矛盾),最后被人們質問得啞口無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詞,否則只會互相矛盾。

        二、揭示課題

        1、剛才我們通過一個小故事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把通過一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的小文章成為寓言,板書:(寓言)

        2、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第24課――寓言二則,齊讀課題。

        學習《掩耳盜鈴》

        1、出示“掩耳盜鈴”,師:我們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

        2、學習生字:這里的兩個生字:“掩”和“盜”分別是

        什么意思,聽聽課文錄音,動腦筋想一想。

        3、自由讀課文:讀正確,思考詞義。

        4、用動作來表示這兩個生字的意思并想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

        讀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那個掩耳盜鈴人想象中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偷鈴會有怎么樣?

       ?。?)實際結果怎么樣?邊讀課文,邊劃出有關的句子。

       ?。ò鍟罕蝗税l覺)

        如果當時你也在旁邊,你想對那個掩耳盜鈴的人說些什么?

        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ò鍟鹤云燮廴耍?/p>

       ?。?)小結:小朋友說得真不錯,其實,你們對偷鈴人說的話就是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做人、做事都不能自己欺騙自己

        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識字游戲:看誰認得快

        寫字指導:銳、啞、鐺,這三個左右結構的字,注意書寫時要左窄右寬

        板書設計24、寓言二則

        夸口掩耳盜鈴

        自相矛盾自欺欺人

        啞口無言被人發覺

        本課小結

        在教學的設計中我把第二則寓言故事的寓意通過讓學生對那個盜鈴者說說心里話這樣一個環節來揭示。在這一環節中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們通過小組形式的討論,根據課文的內容,試著對那個盜鈴者說說心里話,應該說這一環節老師是完全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但從實際的效果來看,一部分優秀的學生,有較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根據課文的內容通過對盜鈴者說的話來揭示寓意,這樣的設計對那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等方面的確有很大的幫助。但對于一些后進的學生,效果就不容樂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更應注重老師的引導。教師可否在孩子們說心里話后,增設這樣一個環節:他們說得好嗎?你能學著他的樣子也來說說嗎?這樣既可以給那些學習有困難、害怕發言的學生一個示范,也可以激發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參與學習的欲望,從而更好地達到預期的目標。

      12寓言二則第 4 篇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田字格要求寫的字

        教學目標

        1.會認“寓、焦”等10個生字,會寫“守、丟”等9個字。

        2.學習默讀課文,讀懂課文。

        3.初步認識寓言,感悟寓言的寓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揠苗助長)

        環節

        師生活動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出示“寓”字:小朋友,請記住“寓言”的“寓”字!

        2.哪位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寓言?

        3.這個小故事里邊有深刻的道理。讀懂了,我們都會從中受到啟發。簡單地說,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4.二則是什么意思呢?誰知道?

        5.對。那寓言二則就是——

        6.好的,真聰明。下面咱們先看第一則寓言。請小朋友們自己默讀課文,看看能讀懂嗎。如果有不懂的問題,可以互相請教。(有的小朋友在默讀時嘴還在動,這可不行。默讀時,嘴也不能動,要用心讀課文,你們可也要記住啊!)

        7.誰能讀讀課文第一段?

        8.(讀中引導)什么叫自言自語?

        9.自己對自己說話聲音還要這么大么?能再讀讀嗎?

        小朋友們,一起讀讀自言自語的話吧!

        10.請看屏幕。這兒有兩句話。誰來讀讀?

        11.如果把句子中紅色的詞語去掉,意思還一樣嗎?這樣吧,你們讀原句,我讀去掉紅色詞語的句子。發現哪兒不同了嗎?

        12.(出示“焦”字)看這個焦急的焦字,大家說怎么記住它呢?(貼出該字)

        13.真聰明。那說說該怎樣寫好它呢?

        14.大家就寫一個吧。

        15.下面,請大家看書下的圖,再讀讀書,誰知道課文哪一段是描述這幅圖的?你能讀讀嗎?

        請接著讀第三段。指學生讀。

        16.小朋友們,你們能根據剛才這位同學讀的和書上的圖,談談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嗎?請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吧!同學們,你們也討論一下,一會兒說說吧!。

        因此,揠在這就是——

        17.多聰明的孩子啊,這么難的問題能說得這么清楚。這兩個字也一定難不倒你們。

        18.(出示字卡)喘,截,請讀。誰能組詞?(貼于黑板)

        19.大家齊讀最后一段。

        20.大家想一想,如果這個種田人來到田里,看到這種情景,會怎么想怎么說?

        21.如果你在場,你會對這個人說什么呢?

        22.說的多好啊!禾苗有它自己的生長規律。如果違反了這個規律,就會做錯...

      相關文章

      《當世界年紀還小時教案》:當世界年紀還小時教案第1篇  說實話,這本《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我自己在讀的時候都有不少困惑,所以我有點擔心孩子們對這43個小故事能理解得了多少,能理解到多深。我想,這些看似無邏輯無道理的語言背后想表達的哲學

      《絕句識字教學設計》:絕句識字教學設計第1篇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顒訙蕚洌赫n件、掛圖

      《羿射九日教學設計思路》:羿射九日教學設計思路第1篇教學內容:《羿射九日》選自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這是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講述了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苦難,羿為了幫助人們脫離苦海,歷盡艱辛射下九個太陽的故事。

      幼兒園學習網 | 聯系方式 | 發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strong id="g6soc"></strong>
      1. <th id="g6soc"></th>
        1. <dd id="g6so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