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8
這是一年級共讀一本書教學設計,是優秀的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年級共讀一本書教學設計第 1 篇
【教學目標】
1、把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介紹給他人;
2、通過互相介紹,了解什么是好書;3、激發讀整本書、讀好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能將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讀一本好書。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
對于書,我們都不陌生。書,好書,到底會給人帶來什么呢?在我們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說過讀書的作用。
?。ǘ嗝襟w打出,師生齊讀)
列寧說:“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爾基說:“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伏爾泰說:“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別林斯基說:“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自己讀過什么好書,向大家介紹一本你喜歡的好書。
二、自由交談
自己讀過哪些好書(說說書名,可不提及內容)
三、介紹一本好書
1、指名介紹一本好書。
a、請一名同學介紹一本好書。
b、征求大家的意見,想了解哪個同學讀的哪本書,請那位同學介紹。
c、方法指導
師生評價,概括出介紹、推薦一本好書的方法:一是要把書名、內容說清楚明白;二是可以從不同角度介紹──比如有趣的`部分、書給人的啟示、快樂等;三是要把握聽的同學的疑問,簡要解答。
d、老師可做示范
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它的名字叫《西游記》。這本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動畫片。相信我們這些小朋友已經看過無數遍了。
故事內容是:幾個與眾不同的神仙,應為做錯了事,被罰下人間,保護唐僧到西天取經,一路上斬妖除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修成正果。這些內容,相信大家都知道。
既然如此,我為什么還要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呢?首先,《西游記》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優秀的神話小說。書中通過文字,展現了比動畫片里更多的好詞好句,人物刻畫以及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把每一個神仙描寫得活靈活現,將每一個妖怪刻畫得栩栩如生,使神魔皆有人情,使精魅亦通世故。其次,書中的五個主要人物形貌奇特,與眾不同。孫悟空,從石頭里蹦出來的;豬八戒,錯投了豬胎……最后,不管是西游記的動畫片,還是電視劇,都是節選了原著中的部分內容。
因此,我推薦大家看《西游記》,讓我們在書中真正地領略故事的離奇與絕妙,品味其中深含的意義。
2、小組開始互相介紹
可以介紹自己最想向大家介紹的一本書,也可以根據小組同學的興趣,應他們要求,介紹一本自己讀過大家又感興趣的書。小組之間評價誰介紹得清楚,選出大家都感興趣的一本或兩本書。
3、各小組評出都感興趣的一本書,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介紹,小組成員互相補充。
4、根據學生介紹,把好書名字寫在黑板“好書看臺”里,鼓勵大家有條件親自讀一讀這些書。
再讀名言,能說說通過以前的讀書經歷和今天的交流,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學生交流,體會好書的作用)
四、小結
好書會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
五、生活拓展
1、請家長為自己購買一本同學推薦的好書,要把這本書的內容跟家長介紹清楚。
2、在適當的時機,多開展幾次“推薦一本好書”“推薦一種好雜志(報紙)”的活動,使學生對讀書產生持久的熱情。
一年級共讀一本書教學設計第 2 篇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書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你們能說說自己都讀過哪些好書嗎?
2.學生交流
3.教師評價:看來同學們課外的確很喜歡讀書,而且看的都是一些很有意義的好書。我們徜徉在書海中,細細品味著書香,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好的東西應該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老師覺得你們應該把這些好書推薦給其他同學。這節課,我們來上一節習作課,每個人為大家推薦一本自己最喜歡的好書。
?二、明確要求,完成提綱
??(一)學生自讀教材,勾畫要求。
1. 師:你推薦得越精彩,你心愛的好書就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愛。 推薦一本好書還真得講究方法呢。
請大家翻開課本115頁,快速瀏覽習作《向你推薦一本書》內容看看本次習作給我們提出了哪些提示和要求,并把它們勾畫下來。
?(二)師引導學生說各方面的要求。
內容上:推薦一本你喜歡的好書(板書:好書推薦《 》)
?1. 提煉要點:
(1)在推薦一本書的時候要做到——
信息盡量全: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等基本信息 。
重點說理由:角度多、分段寫、寫具體。
2.引發思考:我們怎么合理安排這些內容呢?完成提綱。
預設:
好書推薦《?? 》提綱
開頭: 要推薦的書籍基本信息。
中間:(1)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為什么推薦它?(精彩內容、你喜歡的人物、閱讀感受
結尾:點題,用號召性的話語,再一次熱情推薦.
三、小組合作,交流選材
過渡:假如你是一位推銷員,你怎樣推薦你的的書?才能讓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喜歡并購買你的書。
1.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推薦自己的讀過的好書,聽的同學可以給他提問題或者意見。
過渡;接下來要考一考同學們口頭作文的能力。
2.指名匯報/自己推薦的書。(2~3名學生)
3.師生共評。注意是否說清楚了推薦的理由。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創新的介紹了自己喜歡的書。你們被他的介紹打動了嗎?
四、動筆習作,完成初稿
杜甫說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接下來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思路開始習作吧。時間只有15分鐘。
1.學生獨立完成作文。
2.教師巡視指導。
五、學生展示,活動拓展
1.請學生讀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提出修改意見。
2.師:你們覺得他寫得怎么樣? 哪一句話或是哪些詞語用得好,用得準?是否寫清了推薦的理由?你對他推薦的書是否感興趣?
3.師相機總結寫作技巧。建議課后認真修改。
過渡;(修改習作是寫出一篇好作文的重要過程,因此同學們在創作后,一定要反復對習作進行修改。只有這樣,寫出來的習作才能成為精品。)
一年級共讀一本書教學設計第 3 篇這堂《推薦一本好書》口語交際活動,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閱讀量與對書籍的見地,在班上掀起一股閱讀的熱潮。在教師的引導激勵下,學生表達的欲望特別高漲,應該說這是一堂比較成功的“口語交際”課。既然是一節“口語交際”課,學生說的比例當然要大。因此,我通過各種渠道讓學生盡情說,先四人小組交流對好書的看法,然后進行匯報。接著是小組內一個一個地輪著說,然后組內討論推出一本最好的書,推選的代表在全班說時,組員還紛紛自發地起來補充推薦理由。而其他的同學也能各抒己見,這倒是形成了一種良好的自主交流的場面。
但是,學生在表達過程中,總是時不時地出現一些口語中常見的語病。而教師為了不影響學生表達的連貫性,沒有及時予以糾正,有的幫助學生糾正過來了,可還有一些忘記了。以后如果再發現學生這樣,應該及時糾正
一年級共讀一本書教學設計第 4 篇教學目標
1.把讀過的好書清楚、明白、有條理地推薦給同學。(重點)
2.把重要內容寫具體,根據表達的需要,可以只寫一點,也可以分段表述。(重點)
3.借助交流,激發閱讀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閱讀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填寫表格,上課時帶上這本書。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1.教師描述情境:上個星期天,小林和媽媽去圖書城挑選圖書,各種各樣的圖書讓小林眼花繚亂,到底買哪一本呢?小林一時拿不定主意了。
2.引發思考: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小林嗎?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3.過渡:聽了同學們的建議,小林應該會有一些啟發,但是,到底什么樣的書才能稱為好書呢?大家能不能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給小林更明確的建議。
4.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再集體匯報推薦要點:
(1)內容健康、有趣;
(2)語言優美、生動;
(3)圖文并茂、給人美感;
(4)啟迪智慧、教人做人;
(5)使人獲得有益的知識……
設計意圖 借助情境,引領學生體會本次習作主題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利用學生樂于助人的本性,引導學生思考并明確“好書”的概念,使得本次習作交流的主題更加明確。
二、探究“說”法,準備推薦
1.拿出自己準備推薦的書和課前填寫的表格。
2.再次回憶這本書的梗概,想一想:要推薦給小林的這本書好在哪里?填寫的推薦理由是不是清楚?
3.小組交流:把同伴當作小林,和“小林”同學說一說自己要推薦的這本書,說清楚書名、作者,重點說一說這本書好在哪里。
設計意圖 給出充分的交流空間,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既可以自己調整、完善表達,又可以借助同伴的建議補充自己的想法。
三、匯報交流,范例引路
1.情境創設:在剛才的交流中,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扮演了“小林”的角色,接下來,老師想問一問“小林”:“哪一個同學的推薦讓你產生了買這本書的愿望?”
2.根據“小林”同學的提名,請這些推薦成功的同學上講臺推薦,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他是從哪個方面推薦的,為什么會讓“小林”產生想閱讀的欲望?
預設:
(1)抓住曲折感人的情節——最近,我讀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名字叫《綠眼》。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長篇兒童小說。三個紅軍少年奉命護送一位神秘的陌生人去執行一項特殊的任務。他們走的是一條人跡罕至的險路。暗無天日的森林,深澗陡崖,突如其來的雷暴和山洪,夜幕中的狼群……一次次意外和驚險都被他們用智慧解決了。經歷了一系列的危險旅程,神秘的陌生人卻不幸犧牲了。三個少年決定繼續完成陌生人沒能完成的特殊任務……作者以精巧的構思,向我們展示了三個少年的心路歷程。這個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這樣的好書,你不想一睹為快嗎?
(2)抓住新奇的內容和可喜的收獲——我最喜歡的是《地球46億年之謎》。這是一本漫畫書,分五章,講了從地球形成到人類出現這段漫長的時間內的生物種類和生物與生物之間發生的事情。46億年前,宇宙中的一些塵埃云團形成了地球;35億年前,生命出現了;5.7億年前,多細胞動物出現了;4.39億年前,魚類出現了;4.085億年前,陸地上開始有了生命;3.625億年前,爬行類動物出現了;2.45億年前,恐龍出現了;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了;160萬年前,人類出現了……
前幾天,我們語文老師講《鯨》這一課時提問:鯨是什么時候出現的?我第一個舉起了手。我從地球的形成,講到生物的出現,再到恐龍的出現、滅絕,一直講到鯨魚的出現,并把地質年代,如侏羅紀、白堊紀等都講了出來,老師聽后很高興,風趣地說:“這位‘小達爾文’講得很好。”同學們投來羨慕的目光。這本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這不正是這本書最值得推薦之處嗎?
3.學生再次拿出準備推薦的書,想一想自己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根據剛才同學們的交流補充推薦的理由。
設計意圖 要引導學生注意,介紹推薦理由時可以從內容新奇有趣、語言生動優美、情節曲折離奇、人物個性鮮明、思想給人啟迪等方面展開表達,讓同學們聽后就有看這本書的欲望。
四、品析典例,提升表達
1.教師利用投影儀展示同學修改后的優秀的圖書推薦表格(或者準備好的表格),重點展示推薦理由部分。學生認真閱讀后,想一想:表格中的推薦理由是否吸引你的目光?表達上有哪些獨特之處?
2.預設片段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主要講了:年僅一歲半的小海倫被一場大病無情地奪去了聽力和視力,本來活潑健康的她永遠與黑暗和孤獨做伴。那個無聲無影的世界帶給了她太多無助與恐懼。但是,莎莉文老師的到來卻改變了這個可憐女孩的命運。從此,小海倫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親人的關心下,更在她自己不懈的努力下,一步步走向了成功的頂峰。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出了兩個杰出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是海倫·凱勒。”如果說拿破侖是叱咤于法國的亂世英雄,那么,海倫則是生活中的勇士;如果說拿破侖是戰場上的勝利者,那么,海倫則是拒絕向命運低頭、立志驅散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海倫學會了英、法、拉丁等多種語言,擁有多部著作,這背后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和汗水!在巨大的挫折面前,海倫總以堅強、樂觀的心態面對著命運的考驗,用堅定的意志戰勝自身的缺陷,靠著對幸福的執著追求,與命運抗爭。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憑著自己不懈的努力,她最終沖破了人生的黑暗與孤獨,譜寫了一首不朽的人生之歌。
3.學生評議后總結:寫推薦理由可以結合書中相關的情節,還可以引用別人對這本書的評價。
4.預設片段二: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多么親切又悅耳的名字。這本書分上、中、下三冊,都介紹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
昊昊始祖,吾華肇造,唯我華夏泱泱文明古國。自炎黃以來,縱橫兩萬里神州大地,金戈鐵馬;上下五千年王朝政治風云變幻,不盡長江萬古流。數千年來,帝王將相、先賢圣哲、才子佳人、諸子百家、商賈名流、販夫走卒、亂臣賊子……形形色色的人物,匆匆奔波于歷史舞臺,你唱罷我登臺。正是那些一閃的生命,擦出了無數亮麗的火花:二十四朝的政治興衰存亡歷史通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璀璨星河;曾經遙遙領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統一與分裂中的中華民族的融合;廣泛的哲學思想與宗教文化;無數輝煌壯麗、豪華典雅的皇家建筑;無數精致小巧、宛如碧玉的園林風景與大漠荒沙、長河落日的古樸自然、人文環境……構成了一條條絢麗多彩的藝術長廊。
自盤古開天以來,勤勞的中華人民不停地奮斗著。正因為中華民族長河一般悠久的歷史,才使我把這本書視若瑰寶。
5.學生評議后總結:推薦理由可以轉述或摘錄書中的精彩語句、片段。
6.預設片段三:
《藏戲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藏戲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第1篇 學習目標: 1、讀讀記記傳奇、咆哮、曠野、吉祥、柔順、象征、妖魔、恐怖、一無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贊嘆不已、身無分文、兩面三刀、別無所求、隨心所欲等詞語?! ?、默讀課
《詩經采薇教案》:詩經采薇教案第1篇 教學目標: 1、 了解與這首詩相關的古詩詞常識?! ?、 能大體把握詩意?! ?、 能熟練誦讀這首詩,并且能流利背誦下來?! ?、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能作相應的拓展遷移?! 〗虒W
《金色的魚鉤教學評課稿》:金色的魚鉤教學評課稿第1篇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虒W重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