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0
這是《功率》教案,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功率的公式和物理意義,并能用其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功率概念的建立過程,學會用類比的方法進行物理探究。
3.感受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功率的概念和計算公式。
【難點】對功率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復習導入:教師通過提問帶領學生復習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和力學里功的計算公式,同時出示生活實例:把一堆同樣的磚塊從地面運到同一樓頂,起重機和工人做的功是相同的,但起重機比工人做功快。教師進一步提問做功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在物理學中應該如何進行表示?從而引入新課《功率》。
(二)新課講授
1.功率的物理意義
教師出示生活實例:爬相同的樓梯,如果大人小孩在相同時間內爬完。并提出問題:力對物體做功時,只要做功的多少一樣,效果就一樣嗎?如何比較做功的快慢呢?
學生經過思考可以回答:爬相同的樓梯,大人比小孩的質量大,他們移動的距離相同,但兩者做的功不同,大人比小孩做的功多。如果兩人在相同時間內爬完,做功的快慢不相同,大人比小孩做功快。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得出: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一,相同時間內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教師進一步提問:比較做功的快慢還有什么方法呢?學生類比剛才的控制變量思想,應該可以說出方法二:做功相同時,所用時間越短,做功越慢。
教師提問:如何利用物理學中的概念來描述做功的快慢呢?并介紹功率:在物理學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概念、公式和單位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速度的相關知識。即: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通過路程和時間比值定義,得到速度的概念。并引導學生類比速度,討亂如何得到功率的定義和表達式。
學生討論后得出:功率應該是用功和時間比值。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得出:
1.定義:單位時間內物體所做的功。通常用字母“P”表示。
教師介紹功率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是瓦(W),工程技術上還常用千瓦(kW)做單位。且1kW=1000W。
(三)鞏固提高
提問:是否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做功時間越長,做功越慢?幫助學生理解做功與功和時間兩個因素有關。
(四)小結作業
1.小結:學生總結。
2.作業:石頭質量為6t,起重機在15s內將石頭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1m,計算起重機提升大石頭的功率是多少?
四、板書設計
《功率》答辯題目及解析
一、本結課的難點是什么?并簡述一下你是如何引導學生突破難點的?
【參考答案】
功率的物理意義是這節課的難點。首先,列舉生活中常見的有關功率的實例使學生認識到,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接下來通過類比的方法,將之前學生已經學過的速度的物理意義與功率進行類比,這樣就會使學生更容易,更深刻的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最后再通過鞏固練習的方式,將功率的兩個因素功和時間進行辨析強調,把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在計算和運用的過程中更加牢固地理解記憶。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謝謝考官。
二、請簡述一下你對比值定義法的理解,并舉出學過的用比值定義法的物理量有哪些?
【參考答案】
比值定義法,就是在定義一個物理量的時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義。在物理學科中有兩類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一類是用比值法定義物質或物理屬性特征的物理量,如:電阻、密度,高中所學的電場強度、電容等。它們的共同特征是:屬性由本身所決定,而與定義它的這兩個物理量沒有關系。另一類是對一些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特征的物理量的定義,如速度、加速度,角速度等。這些物理量定義的共同特征是:相等時間內,某物理量的變化量相等,用變化量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就可以表示變化快慢的特征。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謝謝考官。
三、為什么采用學生總結的方式?
【參考答案】
采用學生總結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充分的參與課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體系及內在聯系,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明確課程內容的重難點,加深理解,加強記憶,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也可以是教師知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謝謝考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