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0
這是《功與功率》優質課教案教學設計,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物理觀念:理解功的定義及做功的必要因素,理解求功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義;
教學目標 物理觀念:理解功率的定義及功率的計算,理解求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義; 核心素養 科學思維:會推導功和功率的計算公式,理解推導論證過程;
科學探究:通過演示和事例,學會探究功的來歷,培養學習興趣。
1.功和功率概念的理解,力做功要素的理解
教學重點 2. W = Fscosθ ,功和功率的計算
3.
1. 正負功的含義及力做功正負的判定
教學難點 2. 物體的位移與力的作用點的位移的關系
3.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的理解與計算
高考考點
課型
新授
教具
教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復習引入:
任何人類活動都離不開能量,在長期的科學探索實踐中,人們
發現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并且能量的轉化與功的概
念密切相關。原因就是,如果在一個過程中存在做功的現象,
就必然存在能量轉移或轉化的現象,從本節開始我們來學習關
于功的相關知識。
學生回答,什么是
現在同學們回顧,在初中我們學習過,什么是功?如何計算力 功,教師總結。
做的功?
教學環節 一、功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1.概念: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
位移,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符號:W,單位焦耳,符號“J”
做功的兩個因素:力、在力的方向上發生的位移。
2 計算.
?、偃粑矬w m 在水平力 F 作用下發生水平位移 l,求力 F 做的功。
由定義可得: W = Fl
以上功的計算是重物運動的方向與力的方向一致情況,但
實際中更為普遍的是物體運動的方向和力的方向不一致,而是
成一定的夾角,這種情況下如何計算功呢?
判定正誤: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且發生了一段位移,我們就
說力對物體做了功。(錯誤)
F
?、谌粑矬w m 在
αF
F α
F
與水平方向
l
成
α角的力 F 作用下,發生水
平位移 l,求力 F 做的功。
分析:分析:F 與 l 方向不同,l 不是沿 F 方向的位移。所以不
能直接利用公式 W = Fl 計算。 F2
方法 1.如圖將 F 沿位移方向和垂
直位移方向分解分解,F2 方向無位
移,故不做功,F1 與 l 方向相同,
故做的功為: W = F1l = F cos α l
方法 2.將位移 l 分解為平行 F 方向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位移 l1 和垂直 F 方向位移 l2,l2 方向
沒有力,不做功,所以可得:
F α F1
l
F α F1
F α
l1 學生活動預設 F
α
夾角的余弦這三者的乘積。
理解:①.W 是力 F 的功,只與 l、α 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
及物體是否還受其它作用力等因素無關。且只能求恒力做功,
若是變力,則不能直接用此公式求解。
例 1.如圖示,用同樣大的力拉不同的物體在不同的接觸面上發
生相同的位移,其中甲在光滑水平面,乙在粗糙水平面,丙在
光滑斜面,丁在粗糙斜面上,求拉力 F 做功情況
F
F
甲 F
乙 F
丙 A.甲中做功最少
丁 B.丁中做功最少
C.做功一樣多
D.無法比較
練 1.一水平力 F 作用在質量為 m 的物體上,使物體由靜止沿
光滑水平面移動位移 l,做功為 W1,若作用在質量為 2m 的物
體上,使物體由靜止沿光滑水平面移動位移 l,做功為 W2,若
作用在質量為 2m 的物體上,使物體由靜止沿粗糙水平面移動
位移 l,做功為 W3,則 W1、W2、W3 的大小關系。
(W1=W2=W3)說明功的決定因素關系
?、诠κ橇ξ灰频睦鄯e效應,所以是過程量,求功時一定要明
確求的是哪一個力在哪段位移上的功。若力撤消后物體仍運動, 則該力做的功與撤消后物體發生的位移無關 例 2.某力作用于物體 m 上,F 與水平方向夾角 θ,發生一段位 移 l1 后,撤去 F,物體又滑行 l2 后停止,求 F 做的功。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解:有力作用時,物體位移 l1,所做的功為 W1,撤去 F 后,雖
然有位移,但是作用力 F 消失
F θ
了,所以做功為零,可得:
W = W1 = Fl1 cos θ
?、踠 是物體在力 F 作用下發生的對地位移,是力的作用點的位移,
F θ
不一定是物體的位移。在題目具體處理過程中,要正確理解物
體的位移和力的作用點的位移的含義。
例 3.如右圖,某人站在平臺上,用力 F 將物體提升高度為 L, F
求力 F 做的功。
解:題目沒說明是勻速上升還是加速或者減速,所以只能依據
功的概念求解。
物體上升高度為 L,所以力的作用點的位移為 2L,故 F 的功為:
W = F 2L=2FL
M
若是勻速提升高度為 L,還可以有第二種解法。
由平衡條件可知,滑輪連接物體的聲中作用力為 2F,物體上升
高度為 L,所以功為: W = 2FL 練.如圖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與雪橇的總質量為 m,在與水
平面成 θ 角的恒定拉力 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動了一段
距離 l.已知雪橇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μ,重力加速度為 g,
則雪橇受到的( C ) A.支持力做功為 mgl B.重力做功為 mgl
學生閱讀教材 P75 內容,討論力 做功的幾種情況
C.拉力做功為 Flcos θ
D.滑動摩擦力做功為-μmgl
二、正功和負功
由 W = Fl cos α 知,夾角 α 的大小決定了 W 的正負。 1.當 時, W Fl cos Fl 0 做正功 即同向情況
2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2.當 時,W=0,零功或不做功。 2
3.當 0 時, cos 0 W>0 2
4.當
時, cos
0
W<0
2
做正功 做負功
5.當 時, cos 0 W<0 做負功,反向情況
這幾種情況,分
綜上所述:
當 0≤< 時, cos 0 W>0 做正功 2
當 <≤ 時, cos 0 W<0 做負功 2
當 時, cos=0 W=0,零功或不做功。 2
例 1.某物體在力 F 作用下水平向右運動的位移為 l,拉力的方
別舉例說明。
向分別如圖 5 甲、乙所示,分別求兩種情況下拉力對物體做的 完成教材 P78 練
功.
習與應用 1
解:對甲圖做功為 W1,得: W1 Fl cos 300
3 Fl 2
對乙圖做功為 W2,得: W2 Fl cos 1500
3 Fl 2
練.某同學為配合值日生打掃地面,將凳子向上搬起后再緩慢
放回原處,此過程中該同學對凳子做功的情況是( B )
A.一直做正功 B.先做正功,再做負功
C.一直做負功 D.先做負功,再做正功
理解:①功有正負,但是標量。其正負由 α 決定,力做正功,
舉例說明 說明此力為動力;做負功說明此力為阻力;對物體做負功也可
以說成是物體克服力做正功。 問題:兩個力一個做了“-5J”的功,另一個做了“-2J”的功,哪一個 功多?
學生回答,理解 符號的含義。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诜柕暮x:只表示做正功還是負功,不表示大小也不表示
方向。
正負功的理解及判定方法
條件
從動力學角度 看
從能量角度看
正
π 當 0≤α<2時,
力是物體運動
功 W>0
的動力
力對物體做正 功,向物體提供 能量,即受力物 體獲得了能量
不 做
當 α=π2時, W
力對物體既不 是動力,也不是
功 =0
阻力阻力
負
π 當2<α≤π 時,
力是物體運動
功 W<0
的阻力
物體克服外力做 功,向外輸出能 量,即負功表示 物體失去了能量
說 也可根據力和速度方向夾角判斷功的正負
明
練.質量為 m 的木塊相對靜止在傾角為 θ 的斜面上。在水平推 力 F 作用下,木塊隨斜面一起水平勻速向左移動了距離 l,則支 持力和摩擦力對木塊做的功分別為多少?
l F
l F
解:對物體受力及運動過程分析如圖:設支持力做的功為 W1, 摩擦力做的功為 W2,由平衡條件可得:
支持力 N = mg cos θ 摩擦力 f = mg sin θ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所以支持力的功: W1 = N sin θ l = mgl sin θ cos θ 摩擦力的功 W2 = f cos(π-θ)l = -mgl sin θ cos θ
思考:斜面對物體做了多少功?
由求斜面對物體 做的功引起學生
三、總功
思考,得出求總
1.定義:若物體在幾個力的共同作用下發生一段位移,這幾個 功的方法。
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等于每個力做功對物體做功德代數和。
2.方法:
?、傧惹蠛狭?,再據 W = Fl cos 求功,F 為合外力
閱讀教材 P75 藍
?、诠κ菢肆?,據力的獨立性可先求出每個力的功,再求代數和。 色字體,得出什
即依據 W = W1 + W2 + + Wn 求總功
么是總功。
例 1.一升降機向上提升重物,求下列幾種情況下各力做的功,
及各力對物體做的總功。
?、賱蛩偬嵘?/p>
解:分析受力,物體受重力和拉力 F,由題意可得:F=mg
WG = -mgh
WF = Fh = mgh
W = WG + WF = 0
?、谝?a1 勻加速提升 解:設拉力為 F,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 mg ma1
變式得: F=m( g+a1 )
WF = Fh = m(g + a1 )h
所以合功 W合 = WF + WG = ma1h
求出上面例題中 斜面對物體做的 功。
?、垡?a2 勻減速提升
解:設拉力為 F’,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 - F ' = ma2
變式得: F ' = m(g - a2 )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拉力的功 WF' = F ' h = m(g - a2 )h W合 = WF' + WG = -ma2h
即:幾個力做功的合功也等于幾個力合力所做的功。
練.如圖,升降機內有一斜面,其傾角為 θ,一質量為 m 的物
體放斜面上,若升降機以加速度 a 勻加速直線上升,且物體與
斜面保持相對靜止,則在升降機上升高度 h 的過程中,物體受
到的各力分別對物體做了多少功?合力對物體做了多少功?
解: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得: a
法 1:先將 N 和 f 合成為 F,
由 F - mg = ma 得: F = mg + ma N = F cosθ = m(g + a) cos θ
f F sin m(g a)sin
θ
WN = N cos θ h = m(g+ a)h cos2 θ
Wf = f sin θ h = m(g + a)h sin2 θ
WG = -mgh W合=WN + WG + Wf = mah
或: W合=F合 h = mah
法 2:正交分解得出各個力 N、f、mg
N cos θ + f sin θ - mg = ma
?、?/p>
N sin θ - f cosθ = 0
?、?/p>
?、?sin -② cos 得: f m(g a)sin
?、?cos ② sin 得: N = m(g + a) cos θ
再求各個力的功,然后求合功。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3.一對相互作用力對系統做功
?、傧嗷プ饔玫拇艌隽ψ龉η闆r: 做功類型可分為:均為正功,均為負功,可一正一負,一 學生舉例說明
零一負,一零一正。
?、谝粚ο嗷プ饔玫哪Σ亮ψ龉η闆r:
m
v
M
m
v
M
靜摩擦力:對系統內的物體做功可一正一負,可均為零功,但 對系統做功總功為零,原因無相對位移。 動摩擦力:對系統內物體可一正一負,均為負,但對系統做功 一定為負,因為有相對位移。 總結:一對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對系統做功可為零功(靜),可為 負功(動),一定不會是正功;對系統內的物體做功情況視具體 問題而定。 例 1.兩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工情況是( C ) A.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一定做功 B.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負功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都做負功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且兩者代數和為零 練.如圖所示,站在汽車上的人 用手推車的力為 F,腳對車向后的
靜摩擦力為 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 ) A.當車勻速運動時,F 和 F′做的總功為零 B.當車加速運動時,F 和 F′的總功為負功 C.當車加速運動時,F 和 F′的總功為正功 D.不管車做何種運動,F 和 F′的總功都為零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四、某力是否做功的判定 1.依據定義: 例 1.分析圖中的哪個人對物體做了功?( A )
練 1.下列選項所示的四幅圖是小華提包回家的情景,其中小華 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B )
學生完成,相互
糾正反饋,教師 練 2.一人乘電梯從 1 樓到 20 樓,在此過程中經歷了先加速,
點評 再勻速,最后減速的運動過程,則電梯對人的支持力做功的情
況是( D )
A.加速時做正功,勻速時不做功,減速時做負功
B.加速時做正功,勻速和減速時做負功 C.加速和勻速時做正功,減速時做負功
學生思考問題:
D.始終做正功
物體速度發生變
2.看力 F 與速度 v 方向的夾角(也可看速度大小的變化): 例 2.圓盤上的物體隨圓盤做勻 速圓周運動摩擦力做功嗎?如果 加速轉動呢?
五、變力做功
一起勻速圓周運動
化,是否有力對 物體做功?物體 有加速度是否有 力做功?(典型
1.大小不變,方向變化的力的功:主要指力 F 與速度 v 始終共 例子:圓周運動
線的情況。
和平拋運動。)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