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g6soc"></strong>
  1. <th id="g6soc"></th>
    1. <dd id="g6soc"></dd>
      當前位置:首頁 > 教案教學設計 > 物理教案

      《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說課稿

      日期:2022-06-20

      這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說課稿,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說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之后,它既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識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性。

        歐姆定律是反映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重要的電學量之間的關系的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決電路問題的金鑰匙。是本章的教學重點,也是初中電學部分重點內容之一。

        2、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理解掌握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能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計算;根據歐姆定律得出串并聯電路中的電阻的關系。

        B:技能目標:學習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歐姆定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C、情感目標:通過介紹歐姆生平,培養學生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重點和難點

        重點: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的理解掌握,運用歐姆定律進行的簡單計算。

        難點:運用歐姆定律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阻的關系。

        二、說學生

        1、學生結構

        本班有54名同學,男生28名,女生26名。根據組內異質、組際平衡的原則分成九個小組,成員角色有組長、副組長、操作手、記錄員、發言人等,成員輪流擔當。

        2、知識基礎:

        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3、能力基礎

        經過幾年的自主互助學習性課堂的實踐,學生已經初步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說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我根據幾年來實施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經驗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幾方面:

        1、在學生前一節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體現新課程“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基本理念,讓學生自己總結得出結論。

        2、注重滲透物理科學方法——控制變量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研究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素質。

        3、學生學習的過程不是一種簡單的刺激和反應,而是個人借助某種“認知橋梁”或者“同化和異化”不斷組織和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我覺得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應重視學情,突出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自己摸索,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出“新”的物理規律。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設疑,啟發探究欲望。[時間3分鐘]

        復習:1、電流是怎樣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電荷作定向移動的?

        2、導體的電阻對電流有什么作用?

        設疑:學生對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猜想,那么這三個量究竟有什樣的數量關系呢?點出本節課題“歐姆定律”。

        這樣通過簡單回顧、分析,使學生很快回憶起三個量的有關概念,通過猜想使學生對這三個量關系的研究產生了興趣,激發了求知欲望,并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節課。

        (二)展開探究活動,自主總結結論。[時間35分鐘]

        1、根據上節探究數據的基礎,讓學生討論,自主得出結論:

        導體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強調兩個一定,運用了控制變量法,達成教學目標之二技能目標)

        2、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具體做法

        (1)、各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對實驗數據進行數學處理,理解數學上“成正比關系”、“成反比關系”的意思。

        (2)、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最后分析得到二個結論:在電阻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3)、進一步引導得到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

        (4)、說明:在歐姆定律中的兩處用到“這段導體”,意思是電流、電壓、電阻對應同一導體,而且具有同時性。

        這樣做能真正把學生推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提高了學生實驗能力和運用數學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3、通過介紹歐姆生平,達成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歐姆定律應用之一

        通過三個例題,使學生理解掌握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達成教學目標的知識目標。例1有老師集中講解,例2、3由各小組討論后,由學生講解,老師點評補充的方法。充分體現課堂上學生的自主地位。

        老師點評:

       ?、?、敘述歐姆定律時,注意電流的關鍵詞是“中的”,電壓的關鍵詞是“兩端的”,電阻的關鍵詞是“的”。

       ?、?、I、 U、 R必須具有同時性和同一性

       ?、?、注意單位的統一(都用國際主單位)

       ?、?、在不同情況下要用角標加以區別

       ?、?、在解題時,一定要注意解題的規范性

        5、歐姆定律應用之二

        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阻的關系

       ?、賹W生分組實驗,討論得出結論:兩個電阻串聯起來時,燈泡的亮度變暗了,電路中的電流變小了,說明電阻變大了。

        串聯電阻的總電阻的比任何一個分電阻的阻值都大。

       ?、趯W生分組實驗,討論得出結論:兩個電阻并聯起來時,燈泡的亮度變亮了,電路中的電流變大了,說明電阻變小了。

        實驗反思

        并聯電阻的總電阻的比任何一個分電阻的阻值都小。

        問:為什么串聯后電阻變大?并聯后電阻變小?從前面學習過的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能不能得到解釋。

        結論:電阻串聯,越串越長,所以越串越大;電阻并聯,越并越粗,所以越并越小。

        難點的突破

       ?、?、采取學生自主實驗的方法,使學生更直觀地體驗電阻的串并聯引起的電路中電流的變化,從而自主得出結論,能更好的證明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科學性。

       ?、?、在實驗之前,要鼓勵學生進行各種大膽的猜想,當學生的猜想與實驗結果相駁時,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思考,可以使學生的印象更深刻。當學生的猜想與實驗結果相同時,他會在實驗中體驗到快樂與興奮,有利于激發學習的興趣。

        (三) 小結:[時間4分鐘]

        1、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的理解掌握,運用歐姆定律進行的簡單計算。

        2、運用歐姆定律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阻的關系。

        (四)考點說明與作業[時間3分鐘]

        考點:中考中關于歐姆定律的考點很多,但主要是針對公式及其變形公式的運用,要結合前面學習過的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本節剛剛學習的串并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及其歐姆定律公式、變形公式的綜合運用。

        作業:

        1、熟記歐姆定律及其公式。

        2、課本P29動手動腦學物理4、5、6

      幼兒園學習網 | 聯系方式 | 發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strong id="g6soc"></strong>
      1. <th id="g6soc"></th>
        1. <dd id="g6so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