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g6soc"></strong>
  1. <th id="g6soc"></th>
    1. <dd id="g6soc"></dd>
      當前位置:首頁 > 教案教學設計 > 物理教案

      三年級上冊《認識固體》教案及教學反思

      日期:2022-06-20

      這是三年級上冊《認識固體》教案及教學反思,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認識到固體是物體存在的一種形式。

        2.知道固體有確定的形狀,體積和質量。

        3.理解像紗巾、羽毛、食鹽、面粉之類的輕薄、細小的物體也是固體。

        4.嘗試用不同方法比較物體的 ,學會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體積。

        科學探究目標

        1.觀察、認識身邊的固體物質。

        2.探究像紗巾、羽毛、食鹽、面粉之類的輕薄、細小的物體是否是固體。

        3.探究比較兩個體積接近的物體的方法。

        科學態度目標

        1.培養學生樂于嘗試用多種方法來完成科學探究的意識。

        2.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事物。

        3.培養學生探究過程中愿意合作,愿意分享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觀察固體物質的共同特點,即有確定的形狀、有體積、有質量。

        教學難點:學生嘗試用具體、統一的標準比較物品體積的大小。

        【教學材料】

        教師材料:紗巾、羽毛、食鹽、面粉

        學生材料:每組3份拼搭積木;托盤,黑芝麻,白芝麻,直尺,兩個塑料杯;小鴨、小熊玩偶。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初步認識固體,并尋找教室內的固體物品。

        1.談話:這里有兩個瓶子(不透明),瓶子里分別裝著什么呢?不可以打開看,可以搖晃瓶子,你能猜出來嗎?(學生通過搖晃發現了區別,能猜出部分特征。)

        2.問:打開蓋子,把手伸進去摸一摸是什么感覺,能抓起來嗎?它們有什么區別?請你描述一下。(學生體驗,發現一個瓶子里的像是誰,濕濕的,抓不起來;而另一個瓶子里的是球形的東西,硬硬的能抓起來。)

        3.談話:把它們分別倒出來,倒在準備好的透明的容器里。(師生共同揭開真相:一個是流下來的水,一個是滾出來的玻璃球。)

        4.小結:關于水,我們很熟悉,像水這一類物體,我們稱之為液體;像玻璃球這一類物體,我們則稱之為固體。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先來一起認識固體。(出示課題)

        5.尋找教室內的固體物品。那我們教室里還有哪些固體呢?(PPT出示圖片)(學生一一列舉,說明理由,有疑義的暫時保留)

        二、通過判斷紗巾、羽毛、面粉、食鹽是否是固體,揭示固體的共同特征。

        1.談話:看來大家已經大致了解了什么是固體,下面老師就要考一考大家,這些物體是不是固體?(PPT出示紗巾的圖片,教師拿起紗巾展示)紗巾是不是固體?(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2.引出探究問題:剛才很多同學在說明理由這一部分遇到了困難,那到底怎樣的物體是固體呢?

        3.揭示固體的特征(教師出示玻璃杯、足球、銀杏葉、石獅子圖片)它們是固體嗎?它們都有哪些不同點?

        生1:它們的形狀不同,分別是圓柱、球體、扇形,獅子形狀的。

        師:那它們的形狀容易改變嗎?

        生1:不容易。

        師:我們稱之為有確定的形狀(板書:有確定的形狀);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哪些不同?

        生2:大小不同。

        師:科學上我們把物體的大小稱為體積(板書:體積)。

        生3:它們有輕有重。

        師:輕重不同說的是質量。(注意重量與質量的區分)(板書:質量)(如果學生提到了顏色這個特征,舉反例:玻璃杯無色透明)

        師:所以,固體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生4:有確定的形狀、體積和質量。

        師:現在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紗巾是固體嗎?理由呢?

        生5:紗巾是固體,因為它有確定的形狀、體積和質量。

        師:(PPT出示羽毛的圖片,教師拿起羽毛展示)羽毛是固體嗎?(學生回答)

        師:看來呀,像紗巾、羽毛這樣很輕很薄的物體,也是固體。

        (PPT出示食鹽的圖片,教師拿起裝有食鹽的燒杯)食鹽是固體嗎?(學生回答)

        師:這位同學說食鹽有確定的形狀,如果我將燒杯中的食鹽倒入培養皿,它們的形狀會不會改變?其實呀,食鹽的形狀是指一個食鹽小顆粒的形狀,(PPT出示食鹽顆粒的圖片)這就是放大后的食鹽顆粒,它是什么形狀的?

        生:正方體。

        師:所以食鹽也是有確定形狀的固體。

        幣:那面粉是不是固體?

        生:面粉是固體,因為它有確定的形狀,有質量,有體積。

        師:食鹽、面粉雖然細小,但它們也是固體。

        三、比較兩個體積接近的物體體積的大小

        1.過渡:既然固體物質都是有體積的,那你們會不會比較體積的大小?

        2.研究問題(1):

        (出示圖片)這三組積木哪個體積大?你有什么辦法知道他們相差多少?

        3.小組活動(數積木的個數),記錄,匯報結論。

        (教師小結:2號3號積木雖然看起來不同,但是體積都是相同的)

        4.研究問題(2):

        師:(出示圖片和對應的實物:鹽和面粉)有辦法比較這兩堆固體體積的大小嗎?用眼睛能看出來嗎?

        生:看不出來,可以用量筒。

        師:(PPT出示圖片)但是老師能提供的工具只有這些,怎么測量呢?

        生:將鹽倒入杯子中,用直尺測量高度,高的說明體積大,低的說明體積小。

        師:說的真好。那我們來試一試。(教師邊演示實驗,邊引導同學說出注意事項)

        生1:不要把鹽撒出來,要緩慢傾倒。

        生2:倒完要抖一抖容器,確保所有的鹽都倒入杯中。

        生3:晃一晃杯子,使鹽上端齊平。

        生4:直尺測量時應該豎直,眼睛水平看刻度......

        5.研究問題(3):

        師:那有沒有辦法比較小躒和機器狗體積的大小?小組討論一下(學生討論)

        生1:將小躒和機器狗放到水中,看哪個水面上升的多

        師:水的量要怎么樣?

        生1:相同

        生2:向放小躒和機器狗的透明里面加入沙子,看加多少能裝滿

        生3:……

        師:那我們能不能借助沙子進行比較呢?

        生:將小躒和機器狗放到兩個塑料杯中,再將沙子倒進去,總量相等師:這兩個塑料杯的體積怎么樣?

        生:相同

        師:兩個玩偶放在杯子的什么位置呢?

        生:底部

        師:確保玩偶完全被覆蓋住,這樣測量的才準確。誰想來前面試一試?

        (學生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說出注意事項) 將兩個玩偶放到杯中(強調放置杯底) 倒入沙子(強調緩慢,不要撒出來) 搖一搖,使頂端齊平 測量高度(強調直尺應該豎直,視線水平) 7.學生實驗,并填寫記錄表。

        8.小組匯報實驗結論。

        9.小結

        四、總結與延伸

        1.大家來看看這些物體(出示圖片:被敲碎的粉筆,剪碎的紙,切碎的蠟)它的形狀被改變了,那還是固體嗎?

        2.其實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播放課件):巖石經過風吹日曬,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它們還是固體嗎?

        3.小結:由此可見,固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變原來的形狀或大小,但構成物體的物質狀態沒有改變。

        4.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固體是有確定形狀、有體積、有質量的物質,那液體有哪些特征呢?請大家課后思考。

        【板書設計】

        認識固體 ┏面粉┓

        1有確定的形狀 體積 質量 面團┣

        ┗水 ┫混合物

        牙膏 ┛

        雞蛋:生(液體)熟(固體)

        2 比較固體體積大小

        3固體的性質

        教學反思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將課前準備好的一些物品讓學生說是固體還是液體,然后通過做實驗讓學生對固體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認識和描述。

        其次,本課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很好地培養了學生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學生對牙膏這種物體分不清是固體還是液體時,讓學生說的時候,出現了不同的看法。我用和面的例子讓學生明白它是一種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把問題具體到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實物上來,學生就能夠理解像面團和牙膏這樣的物體,既不是固體也不是液體,而是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最后,運用比賽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對固體性質的多方面認識,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不足需改進之處:打印實驗單的份數不夠,所以有三個小組我用了之前打印的,實在是太過粗心了。課堂上有的學生在其他人回答問題時沒認真的去聽,我也沒有及時提醒,所以部分學生聽課的效果不太好。另外,由于我在課前沒有給學生分好小組,以至于有兩個學生到了實驗室找不到自己的座位,秩序有些亂,而這時我就開始上課了??赡苁怯幸恍┚o張的原因,在說話的時候語速有些快,從而在布置實驗任務時有些學生沒有聽清楚。

        我總結的教訓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以后的課堂中一定事先把該準備的都弄好,避免再次出現上述現象。

        此外,今后還要在管理學生方面多想辦法,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重點方向。還要在備課上多下功夫,除了備教材之外還要認真地去備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知識,學生先想到的自己早一步想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準備好多種方案,以及時的應對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

      幼兒園學習網 | 聯系方式 | 發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strong id="g6soc"></strong>
      1. <th id="g6soc"></th>
        1. <dd id="g6so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