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0
這是初中《密度》說課稿,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各位考官/老師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我說課的內容是《密度》,現在開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下面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密度》選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六章第二節,主要講授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在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同時密度的學習也是液體壓強、浮力等知識的基礎,密度知識抽象難懂,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學情
(過渡句: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
我所面對的是初中八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抽象能力雖然已經有所發展,但對于本節課的認識還是不夠的。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對于比值定義物理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但在教學最大的不同就是密度概念較為抽象,學生需要在探究基礎上進行深化理解。
三、教學目標
(過渡句: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會用密度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認識到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成正比,且單位體積的同種物質的質量是一個定值,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不同,密度是表征物質特性的一個物理量。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探究活動,培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學會用比值的方法定義密度的概念,并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應用。
【難點】
在實驗探究的基礎上,利用比值定義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五、教學方法
(過渡句)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和八年級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講授法、實驗探究法、談話法、練習題法。
六、教學過程
(過渡句: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新課導入
在新課導入環節,我采用設置問題情景導入的方法。首先我會出示一杯水、一杯酒精、鐵塊、鋁塊。讓學生來區分一杯水、一杯酒精;及鐵塊、鋁塊。接著我會繼續提出問題,有沒有其他物理方法來進行區分呢?由此進入今天課題《密度》。
【設計意圖:我之所以采用這種舉生活實例的方法,是因為它們都是離生活很近的物質,這樣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且區分方法也能很好的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不顯突?!?/p>
環節二:新課講授
首先是猜想和假設: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呢?我們如何驗證呢?
接下來是設計實驗環節,在這環節中我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利用手中的器材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觀點。引導同學討論可以圍繞以下三個問題:
實驗中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
需要哪些測量工具?
怎樣設計實驗方案和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
為了降低實驗的難度,在實驗中提供的鐵塊和鋁塊的形狀都是規則的,在這個環節中我會巡視并加以指導。
在測量結束后要進行收集記錄數據,并填寫表格。
最后是分析論證環節,我將讓學生做出m-V的圖像,從中能得出什么結論?在此環節中我會建議大家以實驗小組為一組,進行5分鐘的討論,小組代表會回答出: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不同。在這里我會進行補充,這就說明這個比值是物質的一種特性,為了描述物質的這種特性,物理學引進了密度這個物理量。
【設計意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通過設計實驗過程,分組完成探究實驗并分析實驗結論,學生能提高設計實驗并操作器材的能力,數據分析和歸納的能力,養成合作交流以及質疑的意識,并能夠在這過程中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同時強化出: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物態相同,其密度相同。
那么接下來,我會告訴學生,密度用字母ρ表示,根據定義寫出字母表達式和單位,學生不難回答,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克每立方厘米(g/cm3)。
最后,我會在多媒體中出示一個表格,上面是一些常見物質的密度,我會指出水的密度也是經常會用到的,大家可以記憶一下:p水=1.0x103kg/m3,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質量是1.0x103kg/m3。
為了深化學生對于密度概念的理解我會這樣提問學生:由密度公式,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這個說法對嗎?
學生根據密度是物質本身的屬性,和質量、體積沒有關系,能夠回答出這樣說是不對的。
【設計意圖:之所以這么做目的是為了強化學生對密度的認識和理解,由于密度較為抽象,因此應該多設計這樣的環節來進行強化,這樣也有利于攻破這節課的難點】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這個環節中,我會在多媒體中出示一道練習題:一個鐵球質量為158g,體積是35cm3,試問此球是實心還是空心的?讓學生在練習本上進行解決。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目的在于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并且通過這個題目也能將本節課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相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環節四:作業環節
在小結時,我將請學生來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能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和系統化。
在作業環節,我會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任務:回去收集和思考密度在生活、生產中又哪些應用。
七、板書設計
(過渡句:最后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注重直觀系統的設計,知識點由易到難的排布,重難點突出,能夠讓學生一目了然抓住本節課的核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