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g6soc"></strong>
  1. <th id="g6soc"></th>
    1. <dd id="g6soc"></dd>
      當前位置:首頁 > 幼兒園PPT課件 > 中班PPT課件 > 中班數學PPT課件

      中班數學8的形成(開心果園)PPT課件教案教具

      中班數學8的形成(開心果園)PPT課件教案教具

      中班數學8的形成(開心果園)PPT課件教案教具這個PPT共8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教案。PPT的教學目標學習 8 的形成,感知 7 和 8 之間多 1 少 1 的關系。

      8的形成參考教案第1篇

        中班數學活動設計方案:

        活動名稱:中班數學活動—8 的形成

        活動對象:中班幼兒

        活動目標:

        1.學習 8 的形成。

        2.感知 7 和 8 之間多 1 少 1 的關系。

        3.發展觀察比較的能力。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掌握 8 的形成,知道 7 添 1 是 8。

        活動難點:感知 7 和 8 之間多 1 少 1 的關系。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有學習 7 的形成的經驗。

        物質準備:各種水果卡片若干;操作板人手一份;課件背景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采摘園”情景。

        教師“春天來了,又到了采摘的季節了,湯姆爺爺的果園里種了好多的水果,你們愿意幫助爺爺采摘水果嗎?”二、師幼共同探索 8 的形成。

        1.復習 6、7 的形成。

        出示紅蘋果樹,“爺爺想請小朋友幫忙采摘 5 個綠蘋果,誰想來試試?”

        請一名幼兒采摘 5 個綠蘋果。

        “老師也摘了一個,現在是幾個了”“6 個”“為什么?”引導幼兒

        說出 5 添 1 是 6.

        同理引導幼兒說出 6 添 1 是 7。出示數字 7,7 個紅蘋果可以數字 7 來表示,也可以用 7 個點表示。

        小結:有 7 個蘋果,6 添 1 是 7.

        2.探索 8 的形成。

        我這里還有一個蘋果,現在有幾個了?為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 7 添 1 是 8。

        提問;8 個綠蘋果可以用什么表示?

        引導幼兒說出 8 個綠蘋果可以用數字 8 或者 8 個點表示。

        8 里面有 8 個 1.

        “我們知道了數字 8 可以表示 8 個蘋果,數字 8 除了可以表示 8 個蘋果還可以表示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數字 8 可以表示數量是 8 的物體。

        小結:數字 8 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 8 的東西。

        三、自主探索,進一步鞏固 8 的形成。

        你們愿意幫助采摘蘋果嗎?請你幫助爺爺采摘 7 個蘋果。(幼兒在操作板上操作)

        幼兒操作點數 7,教師個別指導。

        爺爺想要 8 個蘋果,怎么辦?

        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說出“再添上 1 個”“7 添 1 是 8” 四、自主探索,感知 7、8 兩數之間多 1 少 1 的關系。

        爺爺的果園里除了有蘋果還有草莓和桃子,請你根據操作板上的數字提示摘兩箱相應的水果,出示課件(7 個香蕉,8 個桃子)。

        分別發放帶有數字 7 或 8 的操作板,請幼兒采摘和自己操作板上數字一致的水果。

        請幼兒說一說哪個多?多多少?

        請一名幼兒到前面說一說。用什么樣的方法發現的?

        引導幼兒說出一一對應的方法。

        比較兩邊水果哪個多,哪個少?多幾個?少幾個?

        引導幼兒說一說 7 比 8 少 1,8 比 7 多 1.

        五、創設游戲,回歸生活,鞏固 8 的形成。

        1.一名幼兒手中拿一個數字 7,一名幼兒拿數字 1,添起來正好是 8

        可以得到爺爺送的蘋果

        2、幼兒聽音樂到臺上領取蘋果,并說一說如何變的。

        教師小結:7 添 1 是 8.

        六、延伸活動。

        1.科學區:將操作板和水果卡片投放在科學器,鼓勵幼兒到科學區繼續探索。

        課后反思:

        在組織中班數學活動《8 的形成》中,我通過各種游戲的形式滿足幼兒樂于探究的天性,讓幼兒在采摘水果中體驗數學的樂趣,同時發揮幼兒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顒右婚_始,通過創設“采摘水果”的情境,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使幼兒在比較和操作的過程中,感受了數學的樂趣,掌握了 8 的形成?;经h節“摘蘋果”游戲中通過“尋求幫忙”激發幼兒動手操作尋求答案的興趣?!吨改稀分幸?ldquo;利用生活和游戲的實際情境,引導幼兒理解數的概念”?;顒右?ldquo;采摘水果”為游戲主線,通過“采摘蘋果”,讓幼兒學習 8 的形成;使幼兒能夠跟隨情景的發展積極參與活動,并體驗游戲的快樂。整個活動都是以幼兒的創造為主體,教師在活動中是幼兒的玩伴兒、是游戲的引導者和支持者,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游戲性、教育性于一體,寓教育于游戲之中?;顒舆^程層層遞進,挑戰性不斷增強。通過游戲“采摘草莓和桃子”解決了教學的難點感知 7 和 8 之間多 1 少 1 的關系?;顒又械拿恳粋€環節,我都遵循了幼兒自主操作在前、教師梳理提升在后的原則。數學活動的重要價值在于引導幼兒在探究具體事務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系的過程。幼兒在對 8 的形成的探究和最后游戲環節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展形象思維,為其他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積極參與,體驗探究的過程,通過直接感知和實際操作進行的科學數學學習,感知了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發現了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體驗了解決問題的快樂。

      大班數學:8的形成與數數參考教案第2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的形成與數數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練習,培養幼兒對數的興趣。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主動性。

        3、學習8的形成數數,知道7添1是8,認讀數字8,并理解8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課件:8的數數

        2、課件:趣味練習1-68按照線寫數字

        3、圖片小蘑菇、小圓片、小蘿卜、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課題:

        教師:今天小兔子要來做客,我們給小兔子準備好吃的蘿卜和蘑菇好嗎?

        二、展開

        1.幼兒操作,用對應比較法學習7的形成。

        教師以游戲口吻引導幼兒進行操作練習。

        (1)請小朋友拔7個蘿卜排成一隊,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2)再請小朋友采7個蘑菇排成一隊,并于蘿卜找好朋友,

        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3)你拔了幾個蘿卜?蘿卜和蘑菇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討論:怎樣把7個蘿卜變成8個? 7添1是幾?

        (4)幼兒復述:7添1是8。

        2.課件演示,操作驗證。

        (1)出示7個蘋果,幼兒點數

        出示7個桃子與蘋果一一對應,幼兒點數。

        (2)蘋果和桃子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思考:怎樣將7個桃子變成8個?7添1是幾?

        3.利用課件認讀數字:8

        (1)引導8個桃子用數字幾來表示?

        出示數字“8”幼兒認讀。

        (2)討論字形:8像什么?(8像葫蘆)。

        4.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1)8除了能表示8個桃子、8個蘿卜外,還表示8個什么?

        激發幼兒想象許多能用數字7表示的物體。

        (2)小結:8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7的物體。

        5.趣味練習:請拼湊8

        在方框里貼上還是數量的貼紙,使總數量是7。

        三、結束

        講評:表揚課堂上積極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的幼兒。

      小班數學4的形成教案反思參考教案第3篇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4的形成。

        3、感受招待客人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猴手偶4個、課件(餐桌)、果盤人手一個、水果卡片若干、一些小食品若干。音樂《貓抓老鼠》。場地布置:四個大圈圈。

        活動重難點

        感知4的形成。

        活動過程

        1、隨音樂《玩具進行曲》入活動室。

        2、游戲《抱一抱》復習3以內的數,為學習4的形成做好知識鋪墊。

        3、以小猴子一家來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禮儀。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導幼兒點數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

        (2)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怎樣招待客人。

        師:“小猴子一家來我們幼兒園做客,該怎樣招待他們呢?”

        4、(出示餐桌課件)準備餐具,強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師:“餐桌上有些餐具準備的不夠,寶寶們幫老師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導幼兒把不夠4個的餐具添1變成4個)

        師:“餐具準備好了,我們給猴子一家吃什么?”(幼兒猜想)

        (出示3個小食品)師:“看老師給他們準備了什么?”“夠不夠?”“怎么辦?”(讓幼兒抓取食物,感受3添上1是4)

        5、操作游戲分水果,進一步感知4的多種形成。

        (1)盤子里的水果有1個的、2個的、3個的,要求幼兒把每個盤子里的水果都變成4個。(幼兒分組操作)

        (2)師檢查是否每個盤子都是4個。

        (3)請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把水果變成4個的。

        6、游戲《小貓抓老鼠》鞏固提升幼兒對4的形成的感知。

        游戲:老師當花貓,幼兒當老鼠。準備4個圈,讓幼兒搶圈,幼兒和老師一起隨音樂繞著圈走,當兒歌結束時幼兒迅速站進呼啦圈內,每個呼啦圈里最多只能站4個幼兒。沒有占上圈的幼,被貓抓住。退出游戲。下一輪再開始(每輪減少一個圈)。

        7、結束 歡送小猴子一家。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持續觀察時間很短,不會概括和聯系起來觀察某一事物,而數學的抽象性特點使幼兒的發展要經過連續不斷的系列階段,而其最初的來源是一些十分具體的行動。同時小班幼兒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思維“擬人性”的特點非常明顯,其認識活動的無意性占優勢,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兒的特點,創設了小猴一家來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內容設計得生動形象、新穎奇特,以此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來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于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從“游戲動作”中感知、體驗、積累有關數學的知識和經驗。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相互作用主動獲取知識,提升幼兒有關數形成的相關概念。整個活動從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應用新知識,做到層層遞進,從而逐步提升幼兒各方面能力。

      小班數學2的形成教案參考教案第4篇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2”的形成。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里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只小兔來。

        ——你找到了幾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只小兔

        教師:這一只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伙伴好嗎?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只小兔。

        (3)現在你有幾只小兔?

        (現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復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卜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再請另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

        1個蘿卜添上1個蘿卜是幾個蘿卜?1添1是幾?(1添1是2)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么?

        小結: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里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

        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伙伴聽,活動結束!

      小班數學:學習2的形成參考教案第5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學習2的形成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2”的形成。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里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只小兔來。

        --你找到了幾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只小兔

        教師:這一只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伙伴好嗎?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只小兔。

        (3)現在你有幾只小兔?

        (現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復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卜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再請另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

        1個蘿卜添上1個蘿卜是幾個蘿卜?1添1是幾?(1添1是2)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么?

        小結: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里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伙伴聽,自然結束!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8的形成教案參考教案第6篇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7添上1是8,并能用語言加以描述。

        2、培養幼兒按要求操作的習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教具小鴨8只,小魚8條 ,小蝦8只,字卡1--8。

        學具: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7以內的形成。

        1、拍手游戲。

        2、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7,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3、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

        二、學習8的形成

        1、出示貼絨教具(7只小鴨)提問"圖上來了什么小動物?有幾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可繼續引導幼兒運用先看大數后接著數的方法進行目測數群)。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們的數量?(數字7)

        2、教師打開遮著的那只小鴨,問: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小鴨了?是怎么變成8只小鴨的?(引導幼兒說出7只小鴨添上1只小鴨是8只小鴨)

        3、創設情景,進一步學習8的形成)變雪花片:請小朋友先拿7個雪花片,想想怎樣變成8個,(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7個雪花片添上1個是8個雪花片))(教師出示7條小魚)有幾條小魚?要讓每只小鴨都能吃到小魚怎么辦?(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幼兒集體檢查、描述操作結果))

        4、用同樣的方法把7只蝦成8只蝦。

        三、初步認識數字小朋友,8只小鴨、8條小魚、8只小蝦、8個雪花片可以用數字幾來示它們的數量?(圓點,數字)

        四、小結、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東西可以用數字來表示?

        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中班數學活動學習8的形成和數數教案反思參考教案第7篇

        活動目標:

        1、知道7添上1是8,并能認讀數字8。

        2、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為8的事物,并能不受物品擺放形式、位置的影響進行正確點數。

        3、樂于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為8的事物。

        教學難點:理解7、8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教學準備1、動物磁性教具各8個,數字1--8磁性教具圖片2、教室里擺放一些數量是8的物品,如:8盒水彩筆等3、操作材料、鋼琴教學過程一、 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動物故事導語:森林里最近非常熱鬧,因為動物王國要開演唱會啦,情景一定非常壯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瞧!小動物們要出場了,請你們拍7下手歡迎小動物們出場。

        二、 創設情景,學習8的形成1、出示小兔子圖片,師:看,首先出場的是誰?數一數有幾只小兔子?用數學幾表示?瞧!又來了一只小兔子,現在是幾只小兔子?用數字幾表示?本來有7只小兔子,又來了一只小兔子,變成8只小兔子,我們就可以說:"7添上1是8"(幼兒跟說)2、請幼兒為小兔子送胡蘿卜了,引導幼兒觀察數字7與數字8之間的關系,理解7與8之間多1少1的規律。

        師:小兔子要吃胡蘿卜,我們幫小兔子送胡蘿卜好不好?請幼兒一一對應送胡蘿卜圖片給小兔子,數一數,有幾個胡蘿卜?(7個)用數字幾表示?小兔子多還是胡蘿卜多?多幾?少幾?(引導幼兒說出7比8少1,8比7多1)怎樣變成一樣多?我們再來送一個胡蘿卜(7添上1是8)3、運用同樣的方法請小猴子為大家表演,并重復上述流程送水果,讓幼兒鞏固剛剛對8的形成的認識。

        4、變換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讓幼兒排除干擾正確點數。小兔子要為大家表演了,它們能夠邊敲跳邊變換隊形呢(師將小兔子排列成圓形),瞧,排成什么形了呢?小兔子有幾只呢?(師再變換一種排列方式讓幼兒點數總數)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樣變換隊形表演,小朋友們誰能上來幫助它們擺出新隊形?一起數一數小猴子的數量有沒有變化。

        5、認識數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總數是8的物體今天有幾只小兔子,幾只小猴子為大家表演呢(8)我們可以用數字"8"表示,小朋友看一看"8"象什么?8還可以表示什么?小朋友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哪些東西的數量是8。

        三、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進一步鞏固理解小動物們表演完了,它們想休息一下,和小朋友一起來玩個好玩的游戲:

        1、聽音說總數老師彈琴,小朋友認真聽聽彈了幾下?

        2、聽音做動作老師做動作,請小朋友做相同數量的動作:拍手、跺腳等3、看數發音請小朋友看數字卡,發出與數字卡相同數量的聲音:如學小貓叫、小狗叫等四、操作學具,讓知識得到進一步內化1、投放自制操作材料"春姑娘的朋友",請幼兒獨立完成2、教師批改,檢驗幼兒學習成果3、點評操作材料:《春姑娘的好朋友》

        誰是春姑娘的好朋友?請將數量和春姑娘身上的數字一樣多的物品與春姑娘連上線。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數學8的形成教案反思參考教案第8篇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7添上1是8,并能用語言加以描述。

        2、培養幼兒按要求操作的習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教具小鴨8只,小魚8條,小蝦8只,字卡1--8。

        學具: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7以內的形成。

        1、拍手游戲。

        2、看數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字1--7,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3、接著說數(教師隨意說數字,幼兒接著說下去)

        二、學習8的形成

        1、出示貼絨教具(7只小鴨)提問"圖上來了什么小動物?有幾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可繼續引導幼兒運用先看大數后接著數的方法進行目測數群)。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們的數量?(數字7)

        2、教師打開遮著的那只小鴨,問: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小鴨了?是怎么變成8只小鴨的?(引導幼兒說出7只小鴨添上1只小鴨是8只小鴨)

        3、創設情景,進一步學習8的形成)變雪花片:請小朋友先拿7個雪花片,想想怎樣變成8個,(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7個雪花片添上1個是8個雪花片))(教師出示7條小魚)有幾條小魚?要讓每只小鴨都能吃到小魚怎么辦?(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幼兒集體檢查、描述操作結果))

        4、用同樣的方法把7只蝦成8只蝦。

        三、初步認識數字小朋友,8只小鴨、8條小魚、8只小蝦、8個雪花片可以用數字幾來示它們的數量?(圓點,數字)

        四、小結、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東西可以用數字來表示?

        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相關PPT課件

      中班數學8的形成(開心果園)PPT課件教案教具

      • 編號:27877
      • 大?。? MB
      • 上傳:pptjiaoshi
      • 時間:06-19
      舉報

      幼兒園學習網 | 聯系方式 | 發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strong id="g6soc"></strong>
      1. <th id="g6soc"></th>
        1. <dd id="g6soc"></dd>